杨妧把宝蓝色杭绸给关氏,“我吃不准弟弟的尺寸,娘帮我裁一下,做件夹棉袍子,剩余的布给缪先生和青剑各做件衫子,够用吧?”
缪先生的束脩是每月一两银子。
范二nainai每天供着点心,杨妧就想一年做四身衣裳,也算是弟子给先生的孝敬。
关氏仔细琢磨会儿,“青剑身量跟你爹差不多,缪先生要瘦小些,应该是足够了……你光给别人忙活,自己要不要添衣裳?”
“我衣裳有得是,姨祖母老早把夹袄和棉裙做好了。小婵的也不缺,我还收着几匹上好的素缎,好生做几件新衣裳给娘穿。”
关氏斜眼瞧着她,“这半年真是长了本事,花钱跟流水似的,买布花了十二两,中午一顿饭又是一两半……外头还欠着债呢,两年下来看你怎么还?”
“该花的银子要花,该省的我也会省,”杨妧亲昵地抱着关氏腰身撒娇,“娘尽管放心让我当家,实在不行,您手里不是还有银子吗?省吃俭用也够一辈子花费了。”
关氏“哼”一声,掰开杨妧的手,“多大了,还往身上黏,小婵都没像你这样。”
杨妧理直气壮地说:“我之前没黏过娘,现在要补上。”
关氏不搭理她,却在转身时悄悄绽出一丝笑意。
她也是考虑到箱底的银子,才没有拦着杨妧乱花钱。以前亏欠长女太多,以后多纵着她便是。
接下来几天,杨妧闭门不出给杨怀宣做衣服,趁机把前世的事情捋了捋。
她是年底跟何五爷对账时见到范真玉的。
天气已经很冷了,范真玉却热出满头大汗。
何五爷对他赞不绝口,说这人敢想敢干,为人周全。
原本何五爷打算跟在朝廷的运粮车后面往宁夏运一批粮米,由于收米耽搁了几日,便没赶上。
而范真玉谋求皇商无望,也想趁着过年把布料运到西北赚一笔银子。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组支商队。
范真玉又找贩瓷器的客商和一位毛皮贩子,雇了神威镖局的镖师沿途护送。
一路住店歇脚全是范真玉打点,途中还曾遇到马匪,也是范真玉出面跟马匪头子周全,最终有惊无险地回来了。
他们四人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前世既然能做成,今生应该也可以吧?
杨妧觉得可以试一试。
只是这个季节有点晚了,筹集货品至少需要七八天,再联络有相同意愿的商家,十月初能启程已经不错了。
去西北,即便快马加鞭也得二十多天,商队走得慢,倘或遇到风雪,年底之前不可能赶回来。
最好是八月底动身,冬月带一批药材、毛皮还有各种银器、地毡回来,正好腊月里卖掉。
来年,她务必要早点打算这事,争取在绸缎铺或者粮米行参上一股。
不知不觉中九月过去了。
十月初一,杨妧去护国寺给何文隽点长明灯,正好关氏也想去上香,便将两个小的托付给范家,让青剑雇辆骡车一同前往。
原先从国公府去护国寺不到两刻钟,现在远了许多,骡车又不太舒服,摇晃得杨妧快散了架子。
好容易到了护国寺门口,杨妧扶着清娘的手跳下马车,才站稳,便听到不远处有少女清脆的喊声,“哥,你别走那么快,娘说让你照看我。”
声音很熟悉,是楚映!
她旁边披着湖蓝色缎面斗篷的是廖十四,而前面昂首挺胸走得飞快的不是楚昕又是谁?
杨妧下意识地将斗篷上的帽子往下压了压。
心里油然升起一种说不清的滋味。
算起来,她已经半个月没见到楚昕了,可她并不想在这个时候看见他……
第79章 柿子
杨妧有意放慢了脚步, 可视线却不受控制地朝那边望去。
楚昕走在最前面,楚映和廖十四错后一个台阶,手挽着手有说有笑, 后面跟着藤黄藕红和两个面生的丫鬟。
应该是廖十四的贴身丫头。
最后面是含光。
另有四个侍卫护在旁边,以免上香的信众冲撞了他们。
楚映并不信佛,平常多yin诵诗词, 从来不读经, 也不知为什么竟然来寺庙?
想必是陪廖十四吧?
楚映喜欢诗词歌赋,又能作画,廖十四也素有才名,两人肯定合得来。
只廖十四心机太深……
可心机深又如何,如果嫁到楚家能一门心思对楚昕好, 有心机倒比没心机强。
杨妧胡乱思量着, 冷不防见楚昕转过身,似是搜寻着什么, 杨妧心头一惊, 猛地别开头。
好在有信众们遮挡着, 楚昕并未瞧见她。
杨妧深吸口气, 专心往上走。
可这台阶好像比往常更陡峭似的, 杨妧还没走到一半就觉两腿酸软, 后背心一片汗shi。
她忙把披风褪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