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震缰绳,脚裹马腹,风扬袍角,骐骥一跃,一骑绝尘……
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汤谷。
晨风习习,风起雾散,滴露无声,东曦既上。
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开始……
第44章 见李横
日子在光Yin里游走, 在平淡中生香,一屋一景,一花一木, 一枝一叶,都感受到斗转星移日迈月征的召唤。
转眼、春去、夏来。
玲珑府后院的油菜田已经开始结出小小的花苞, 过不多久, 满园的油菜花竞相开放, 阳光挥洒金灿灿的一片,花香浓郁,蝶舞蜂飞, 煞是好看。
这几日,温惟除了每日去秘书监报到,偶尔去太学代课,闲暇时就在后院摆弄自己的小院子,抽空拾掇蚕舍。
在温惟的应允下,阮媼跟玉灵白天出城为京畿方圆几里的农户讲授专业的种植技艺,积极为农户答疑解惑,期盼着今年家家户户穰穰满家,五谷丰登。
掐指一算, 离京都大军出征已经过了整整十日,按行军路程算, 这会儿应沿黄河流域东逾河东道,行至昭阳与京畿外围管辖区的交接处, 这也是此次李荣赈与西征军会合驻扎之地——邢州。
如今朝堂之上, 庞敬宗因昭阳之事,处处掣肘不敢对朝政指手划脚多加干涉。
东陆此人依旧深居简出蹑影藏形,未曾见其入过宫门。
因李荣赈出征昭阳, 带走了京都一部分防御兵力,且负责京都防御左骁骑卫的庞秋沉也应诏出征,京都城防卫暂由骠骑大将军晋如直接负责。
随着小皇帝元程的年事渐长,十五生辰已过,昔太后开始放手让他决策朝堂些许琐事,元程勤勤恳恳,遇事小心谨慎,一边Jing进学业,一边践学治国之道。
于朝堂上能从容不迫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事有理有据,情法分明,就连那些个喜欢倚老卖老整日之乎者也的老臣对他也是刮目相看,昔太后更是对儿子赞不绝口。
太学里,因陈王元昱的离开,学堂上少了不少的欢声笑语,温惟已经适应了他在时聒噪闹腾的课堂气氛,这人一走,温惟竟觉得这偌大的学舍好似少了什么,安静的让人感到枯燥无趣。
所有事情都在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日,有宫人前来太学传话,告与温惟散学后请移步至毓禧宫,说是昔太后有事召见,温惟应之。
到了毓禧宫,见昔太后笑靥盈盈,心情看似极好,热情相待,关心备至。
见昔太后如此盛情款待,想必定有他事。
没等温惟开口询问,昔太后诉与她,自己终日居于这深宫大院,四处高墙林立,所见之处琼楼玉宇,丹盈刻桷,再好的地方呆久了、看久了也没什么新鲜劲。
所以借着先帝忌日来临,她想出宫转转,可身边除了宫女嬷嬷也么没个可心的人相伴,思来想去,就想到温惟。
昔太后已经话说的如此明白,无非是让温惟陪她出宫。
虽然语气婉转和善似在与她商量,既是太后开口,温惟自然没有拒绝的可能。
温惟欣然爽快答应,说回去准备一二,待什么时候出发,随时吩咐便是。
昔太后满意客气地回两句,言近两日就上路……
此次出宫,昔太后轻装简行,化身商队微服出宫,晋如不放心,本想着亲自跟随,被昔太后以京都守备离他不可为由拒绝了,权衡之下派了几个身手不错的侍卫随行保护。
在昔太后应允下,温惟带上了呼兰,全生一听,温惟要随昔太后离京,说什么也得想法跟着,李荣赈临走之前,特意把他留下不是为了让他看家护院,而是为了保护他心尖上的那位。
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说服昔太后同意自己一同前往,坦白说明原因定是行不通。
左思右想之后,全生找了晋如将军帮忙。
晋如告知昔太后,李荣赈走时甚记挂其安危,特意派亲信全生留下来护其周全,昔太后一听欣然答应。
昔太后出宫所去之地是先帝陵墓所在的芳榭,此地也是皇家西郊陵园的一部分,与祭祀陵园——裕陵隔江相望,依山傍水、七色花海,让人远离世俗的喧嚣,静心归于山林之间。
温惟本想着会直接去往目的地,却没想到半路改道南行,去了离芳榭约二十里远的一个乡下小村——南垆。
一开始,温惟也是一阵费解,后来全生告诉她,南垆是昔太后与李荣赈父亲,也就是敬国公李横常年居住之地。
温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昔太后是要顺道出来探亲访友。
乘坐马车本来就慢,这么一来原本两天一夜的路程,又平白加了一天。
一路辗转至南垆,弯弯绕绕到了山脚下一个的小山村,农舍星罗棋布,山间炊烟袅袅,此处乡民好像与世隔绝,一路未见有人出山。
不知道这里的农户知不知晓,大夏国曾经威名远播大名鼎鼎的敬国公李横也与他们同居于此。
几辆车马在一处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