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管教无方的罪名,将来有何面目去见先帝与列祖列宗?”
“母後……”正德见太後搬出先帝又落泪不止,不由气短,“母後,儿臣知错了,只是……其它的事儿臣都可依母後,唯独册纳夏氏为後一事……”
知道跟我低头认错,总算还没忘记自己是谁生的。
太後心中稍觉欣慰,却不肯就此罢休,决定趁热打铁,一锤定音。
“唯独纳後一事你要怎样?”太後追问,“那小贱人来历不明、不知所出,让她正位中宫身加凤冠霞帔岂不是沐猴而冠……”
“母後?!”正德刚刚平息的怒火腾地又燃烧起来,“朕的皇祖母、孝穆太皇太後身世至今隐幽不清,母後此语将皇祖母置於何地?”
孝穆太皇太後纪氏,弘治帝生母,瑶族官女,成化年间征蛮,俘入掖庭,偶为成化所幸,生弘治帝於西宫,在弘治帝五岁时暴薨,弘治即位後数次遣给事中孙王圭、御史滕间微服入瑶、僮之地访太後家,终不可得,是以孝穆太皇太後纪氏身世至今不清。
------------------------------------------------------------
要跟同事出去吃饭,只能打到这里了……
刚刚用word“字数统计”了一下,惊喜地发现这篇文写到这里已经够五万字了,长出一口气,因考虑到没有时间写文最初并没打算参加征文,3月9号一时冲动参赛,面前摆著一篇几十字的大纲一路暴写到今天,所有的文都是打完即上传,错别字什麽的来不及改正,前後章节过渡生硬也来不及润滑,感谢大家的宽容,给予清风如此大度的支持,谢谢大家!
然後,本月的最後两天清风依然会努力生文,下个月头几天清风会休息、调整一下,以确保下面文章更有观赏性和可读性,目前就是这样打算,跟大家说一声:)
第三十二章 大婚(2)
太后万没料到竟被正德倒将一军,挥退所有宫女、太监,冷笑道:“你知道本宫说的‘不知所出’是什麽意思,孝穆太后虽然身世不明入宫时却是登记在册、有案可查,那小贱人是怎麽进宫的怕是只有刘谨那几个竖子知道。什麽宫女秦彩宜,你当本宫是傻子?”
“母后真是明察秋毫,”正德亦冷笑,唇角眉梢的牵动与太後一模一样,“既是如此儿臣也不必多说什麽,儿臣只想告诉母后,儿臣这一生只认丹是皇后,儿臣不能没有丹,母后若要将儿臣和丹分开就是把儿臣往死路上逼。”
竟然以死威胁本宫??
太后越发怒不可遏,但看著那张酷肖自己的小脸,还是强压怒火,叹了口气道:“母后并没有想将你和她分开,只是不同意给她任何名分,尤其是皇后之位更不可能由她来坐,你回去告诉她,让她死了这条心。”
夏氏完全在她掌控下,而那个来历不明的人,她会给她管麽?显然不会。
“母后以为丹想做皇后麽?母后真是大错特错了。在宫里的这些日子,她虽然没有明说,但无时无刻不在想著离开,是儿臣想借册后之仪,用祭告祖庙、诏告天下的方式将她永远留在身边。”
“皇帝将册纳夏氏为后,此事已定,无论是你想还是她想,现下都没有更改可能,皇帝若绝然不从,就与本宫到泰陵,问问先帝是否同意你册纳他人。”
太后一提到先帝,正德便觉底气不足,当初没有将五丹的事告诉先帝,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直觉告诉她,父皇是绝不会同意的。
无论怎样,就算犯下不孝罪名,在册後一事上我也绝不妥协,若母后一定要我册纳夏氏,我那日便不参加纳後仪,母后能代我参加?
回乾清宫的路上,正德拿定了主意。
既然跟太后说什麽都没用她索性不再与她费口舌。
然而,一回到乾清宫暖阁,她就被迫改变了态度,五丹已然不见踪影,只留下一封信笺於案上──
“夏氏贤淑,颇具母仪天下风范,堪配陛下,绝不会与我一般,令陛下为皇店之事为群臣所非、陷陛下於不义。居宫中已久,颇为思念稼轩农桑、陌上轻烟,不辞而别,陛下勿念。陛下大婚之後或将回宫陪伴陛下,陛下若拒婚,永世不再相见。丹。”
---------------------------------------------------------
丹走了……
第三十三章 大婚(3)
当正德沈浸在孤独、无助和愤怒中时,天子纳后仪在太後与百官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进行著。
前期,择日遣官告天地宗庙,至期,遣使到夏氏第,行纳彩、问名、纳吉、纳徵、告期礼。
八月戊午,发册奉迎,仪仗女乐前导,皇后彩舆由大明门中门入,百官朝服於承天门外班迎,彩舆至午门外,鸣锺鼓,至奉天门,皇后出舆,由西阶进,而东阶,则站立著头戴翼善冠,身著缂金盘龙黄袍的正德。
她怀著对所有人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