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是楚昕送的,八音匣子是楚昕送的,兔子假面也是。
楚昕带杨婵荡秋千,抱着她在庙会上来回走了两趟,累得满头细汗。
杨妧莫名地有些烦躁……
隔天,果然传来张珮与静雅县主发生争执的消息。
张珮人中和脸颊各被金簪划了一道,静雅也受了伤,脸上被挠出三道红血印。
林二娘、高五娘等人或者被碎瓷片扎了手或者被椅子撞了腿,各有伤痕。
赶庙会的人把小小的羊rou馆子围得水泄不通。
大家只看过市井泼辣的妇人打架,没想到高门大户的贵女们打起架来也这么勇猛。
安郡王妃跑到宫里哭,求楚贵妃给静雅做主。
张二太太进不了宫,大清早跑到顺天府衙门口敲登闻鼓,状告静雅县主动手伤人。
顺天府尹哪里敢审问皇室中人。
案子最后还是落到楚贵妃手里,连带着林二娘和高五娘都连二连三地被传唤进宫。
楚贵妃问明当时情况,两边各打五十大板,分别禁足半年,自寻伤药,林二娘和高五娘各禁足一个月。
楚映原本存着气,说好跟杨妧一起逛庙会,结果走散了,害得她找半天都没找到那家羊rou馆子在那里。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庆幸不已,“还好我没去,说不定也跟着受连累……你跟余大娘子不是在场吗,她们为什么打起来了?”
杨妧淡淡地说:“我们去的早,走得时候两人还没开始打呢。”
张夫人暗自为张珮担心,秦老夫人却很高兴,吩咐厨房加了两道菜。
七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八月初,杨妧接连收到了三封信。
一封是关氏写的、一封是杨溥写的,还有一封是何文秀寄来的……
第65章 避开
何文秀给她写信少, 这才是她进京来的第二封。
十有八九是给她报丧的。
杨妧先看关氏的,信上说家已经分了,二房那边解脱得干净利落, 家产一文不要,只每年送一百两银子供给秦氏穿用。
杨溥行事倒也磊落,既然老家的祖产都是大房的, 便将家中三百两现银都给了关氏, 并说现有财物任由关氏挑。
关氏能挑什么?
房子是租赁的,剩下的不过是家具衣物锅碗瓢盆,难道还能搬出去换钱不成?一家子人都还用着。
索性什么都没要。
秦氏存着两千两银子的私房,原打算给四个孙子科考举业用,既然二房的两个用不着她, 秦氏便留下五百两养老, 其余的平均分给了大房两个孙子和杨怀宣。
这次分家,关氏共分得八百两银子。
不能说不公平。
但秦氏确实也偏心, 大堂兄今年秋试, 二堂兄明年考童生试, 可以说都快学出来了, 而杨怀宣还没起步, 花银子的地方多得很。
只是, 她的嫁妆银子, 无论怎么分配, 别人都没法指摘。
关氏要跟杨妧商议的是,以后他们是在济南府赁一处小院子住还是回老家过活?
老家有祖宅和田地, 吃住花费少,可以把银子省下来留着三个孩子嫁娶所用。
在济南府是因为习惯了,不愿意挪动地方。
这两个选择都不好。
老家穷乡僻壤, 民风固然淳朴,但也有自私自利的刁民。他们一家四口不是妇孺就是病幼,杨溥又隔得远,被人欺负了找谁说理去?
而济南府没有谋生的路子,总不能攥着八百两银子坐吃山空。
杨妧把信放下,接着看杨溥的信。
杨溥没提分家鸡毛蒜皮的事儿,笔墨着重在杨怀宣身上,说他小小年纪能从曹县走到济南府,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倔强,在家养病期间,知恩懂礼颇有分寸。
又见他目光清正,觉得是可造之材,这才起意收养。
杨怀宣在曹县已经开过蒙,以后读书的花费,杨溥愿意一力承担。
信末又提一句,关氏属意回老家居住,他认为不可取,希望杨妧劝关氏留在济南,他可以嘱托旧交照拂一二。
却不提让关氏一道进京。
想必是秦氏不愿,赵氏自然就更不乐意了。
可杨怀宣心性好,这就是件很令人高兴的事情。
杨妧不想苛责大伯父,又拿起何文秀的信。
果然,信上说何文隽上个月过世了,因为家中办丧事太过忙乱,到现在才有Jing力给她写信。
又写何夫人中年丧子,悲痛难抑以至于神思恍惚,家里把跟何文隽有关的东西全锁起来了,清娘和青剑也不让随意走动。
告诉杨妧不必回信,怕何夫人看到伤情。
杨妧放下信,无谓地撇了撇嘴。
她才不相信何夫人会“悲痛难抑”,她进出静深院三年,从没见过何夫人探望何文隽一次。
而清娘原本就不在内宅走动,又怎会碍着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