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得好一阵,大约对面终于换人接了电话,杨元绍低沉的语音再次响起:“理事长,是我。”唐世虞现任革命党总部理事长,故有此称呼。
“你问我如何知道阁下在连公馆?自然是丁秘书告诉我的。”杨元绍一贯温和有礼,此时却语气寒冷Yin郁,“丁秘书当然不会主动告诉我。只是,当初理事长如何从我这里知道了尚先生车次时刻,我便如何从丁秘书处问得理事长行踪罢了。所谓关心则乱,丁秘书果然是理事长亲近之人。谁能想到,理事长假借前赴河阳视察北伐军,不肯随同宋先生一道返回江宁,却原来还留在申城——这般偷偷摸摸不肯露面,不知是何缘故?”
安裕容听得心头一跳,原来唐世虞竟提前从杨元绍嘴里套走了尚古之出发时刻消息。纵然革命党派系林立,但唐世虞一直是在南方积极配合尚古之的中坚人物。安裕容记得清楚,去年春夏之交北方抨击祁保善独裁论战中,尚古之起草的文章《共和总统之权利与义务》,借用的就是唐世虞名字,足见双方属于同一阵营。难道说……
电话那头似是在辩解什么。可惜任凭安裕容如何竖起耳朵,透过听筒到底听不清楚。不禁暗忖若是幼卿在此,当能听得丝毫不差,可惜。
就听杨元绍继续道:“理事长不必急于挂断。杨某心中有一疑问,欲向理事长当面请教,奈何变故以来,始终不得机会。今日偶尔得知理事长仍在申城,冒昧致电。若理事长吝于指教,恐怕在下只得亲自跑一趟江宁,向宋先生去问个清楚明白了。”
宋先生,自然是革命党最高领袖宋承予,葬礼之后便回了江宁。安裕容迅速将杨元绍话中透出的意思梳理一通。先是唐世虞在其未防备状态下寻机问出了尚古之出行具体信息,因唐属同一阵营,又有两年上下级情谊,杨元绍想必不疑有他。尚古之被刺后,再如何相信也该有所疑虑,杨元绍欲当面质问,结果唐某人着意回避,始终没找到机会。不仅如此,唐世虞表面装作去了河阳,实际却一直留在申城,不知背后搞什么动作。杨元绍吃一堑长一智,依样画葫芦,从唐的亲信丁秘书处下手,套出实情,且假借丁某名义,才得以通了这个电话。
或许是面告宋先生的威胁起了作用,对方果然没挂电话。但闻杨元绍冷笑一声:“理事长何必与我说这些虚词。我只问你一句话,你把尚先生车次时刻,泄漏给了谁?”
对方不知在说什么,半晌,杨元绍语调陡然升高:“你问我尚先生死了,与你有什么好处?对,我原本也是这般想法。尚先生……死了,与你有什么好处?你二人一主外交,一主内务,同为共和砥柱,配合无间,可当千军万马。没有尚先生,你孤掌难鸣,拿什么去和手里有军队的人争?可叹我昨夜才知道,原来祁保善两个月前大病一场,在床上躺了二三十天没起来,状况大不如前,说不定没多少时日好活了。所以他肯步步退让,同意再次和谈。若祁保善不中用,没了尚先生,没了和谈,北伐也必胜无疑。你一定早得了消息……你一定……早得了消息。你要做……宋先生之下,内政党务第一人。我为什么不早些明白,为什么不早些……”杨元绍无语哽咽。
安裕容听到祁保善病重,便如杨元绍乍闻此消息时一般,恍然大悟。默默握紧手掌,心底一片冰凉。于革命党内争权者而言,尚古之的使命,在于牵制祁保善,在于和谈。和谈既不必,其人不但再无用处,反成前途绊脚石。争权者眼里,又如何看得见安邦定国共和大计。
自毁长城,为之奈何。
杨元绍的声音继续响起:“此等隐秘,我为何会知道?如此说来,理事长,你这是承认了?……我没有证据……是,我没有证据……”沉痛无奈的声调忽转尖锐,“唐世虞!天理昭彰,报应不爽。倒行逆施者,终有一日,要人间伏法。我杨某人必要擦亮眼睛,等着看你什么下场!”
“啪!”一声电话挂断,屋外之人犹自沉浸在激烈情绪中,急促喘息。
安裕容默然窃听,心底暗叹。杨秘书这般斥责,一时痛快,又有什么实际用处?大抵遭遇自己人背叛,太过伤心悲愤,忍无可忍,非如此爆发不可。
过得一会,听见对面开锁动静,杨元绍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安裕容定定心神,轻轻拉开门迈出去,再将门合上恢复原状,倒退几步,直退至厢房大门外。整整衣裳,做出刚刚到达模样,边往里走边招呼:“杨兄,你又来这么早。”
杨元绍在左侧耳房内应声:“你今日倒是来得不晚。”
“可比不得杨兄勤勉。这才初夏时节,就闷热得很了,想睡也睡不着。天公催人,没法躲懒哪。”
“你是在北边待惯了,受不得这江南shi热。苦夏苦夏,后头只怕免不了还要苦一阵子。”大约是怕被看出异常,杨元绍只在屋里答话,并没出来。
安裕容嘴里与他闲聊,脚步不停再次进了右侧资料室。心中回想窃听来的那通电话,颇觉沉重。唐世虞因杨元绍言辞相激,变相承认了自己曾泄漏尚古之行程。然而此事只有杨元绍一个人证,凭对方身份地位,又如何能撼动?杨元绍今日此举,相当于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