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文思使1
近些时日,京城里最大的士族高门邓家似乎是走了霉运。
先是他们家的儿子在原本就清闲的政务中屡屡犯错, 后来又被人撞见行状放浪不堪, 于大街之上有辱斯文, 有心人细一打听, 自邓家这位嫡子那些狐朋狗友的嘴里套出来的话, 更是让人咂舌。
高门嫡子竟如此胡作非为,真是让人惊掉了下巴。
邓家光有这么个倒霉儿子也就算了, 因着他, 家宅也不宁,他不少的妾室原本就整日内斗,最近他又宠了个歌女,带回主家, 更是惹出了乱子。
这其中内情, 众说纷纭,但结果就是, 邓家的长媳沈玉芸终于不堪忍受,带着女儿回了娘家。
沈玉芸是何身份, 右将军府的大娘子,皇上亲封的尊贵郡主, 如何能让邓家如此嚣张。
御赐的婚事就这样和离了, 非但如此,邓家更是因此惹恼了皇帝,里里外外受了惩戒。
不说那近百下的杖责落在女子的身上会如何,就是一个成年男子也受不住三十下。
从邓家院中传出的哀嚎接连几天几夜, 被驳了诰命身份的邓老夫人本就病了,更是听不得如此吵闹,从那府中被扔出来,受了伤的妾室不知道有多少个。
邓家人平日里就仗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圣恩,眼高于顶,惹了不少人不齿。按理说,这笑话也应该被人看得津津有味才对。
但因着一道圣旨,几乎将整个京城,大半个大虞国都掀翻了起来,舆论一时甚嚣尘上。
沈家那位妙手粲兰的三娘子,被封为了大虞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官,是如何的风光无限不说,在各执己见的争论声中,人们心中却都有一个疑问。
要说能工巧匠,技艺无双,沈家三娘子虽独一无二,但大虞国也不乏大有人在。
一个娘子被封了文思使,执掌国家百工之首的原因,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外面如何沸反盈天,将军府依然无动于衷,甚至从外面看起来比往日还要低调上许多。
大门紧闭,自从接了圣旨后,仿佛再也不欢迎人来一样。
俗语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沈妙妙却不大相同。
她是在接了圣旨后,由着面色沉得比起墨汁来也毫不逊色的大哥,来给她普及了大虞国这文思院的机构设置后,才知道自己这官儿当得确实不小。
大虞国的文思院最开始时,只有文思院这一个金银造作部门。后来随着国运昌盛,国家运作与皇家事务繁多,便渐渐衍生出了各职能不同的两局两院。
而文思院作为为皇家制作金银器具的最初机构,依旧是排在首位。以往文思院的掌使除了负责文思院,同时也掌管这其他两局一院,但自先皇时期上一位文思使因病故去后,便一直空悬其位至今。
好在两院两局各有监官,日常运作倒是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沈妙妙认真听着,也明白这其中的复杂关系。特意到她素苑来的沈绎仍是不敢相信道:“皇上此举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就算要肃风正气,也没必要封你这文思使的官职,这一封圣旨下来,陛下自己也要承受谏官的不少唠叨,这几日早朝怕都要为此事而争论不休了。”
他望着沈妙妙,叹了口气,眼中更多的是同全家人一样的担忧,但沈绎却也相信自家三妹的能力,他道:“既然圣旨毫不耽搁地到了家中,这事想要转圜也不大可能。”
皇帝能为沈家收回一次赐婚,可不见得还能收回一次圣旨封官。
“如今,你也就好好安下心,心无旁骛地想想如何解了陛下这块心病。”沈绎一想到父亲母亲动作迅速,已经着手开始办的另一件事就有些哭笑不得。
母亲甚至将他偷偷找过去,询问他的好友李俊风私下品行如何,是否与妙妙合适,沈绎简直啼笑皆非。
他还真怕父亲母亲病急乱投医,妙妙的婚事可不能再草率决定了。
沈绎虽无奈,但苏茗雪却觉得先定下一桩婚事未尝不可,她对丈夫道:妙妙当了女官,如有了婚约,背后多了夫家支撑,也就多一分保障和安全。
沈家所有人为沈妙妙前思想后,殚Jing竭虑,但沈妙妙本人想得却是别的事情。
她苦着一张脸,问着自家大哥:“我也需上早朝吗?能跟皇上请个假吗?我起不来呀。”
沈妙妙这个文思使来的突然,当的可谓也是自在了。
赵璋大概也不指着她商议其他国家大事,再者她站在殿上,只怕所有人都得和杜大人抢饭碗,奏章里都得加上她的名字了。
所以,沈妙妙每天不用早起,不用穿繁缛的礼服,也不用又跪又拜地在皇宫里干耗一上午。
在接了圣旨,呆在家中的第三天,齐天合带着礼部的敕策与官印,亲自登门沈家,来接沈妙妙上工了。
同这位皇帝陛下的亲信一同前来的,还有不少人,一字排开,在沈家门口围成了人墙。
齐天合为沈妙妙一一介绍。
“这位是龙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