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住的是镇**的招待所,位置很不错,就在江边。
河对面是铁路,离镇有三十来公里的地方,是火车站。货运比客运繁忙。
“听说省上在规划高速公路,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动工。”
陈怡歆一边吃饭一边抬头看奔驰而过的列车,挑了挑眉。
要是她没记错,到她死前这条传说中的高速路才开通,算起来至少还有个十几年。
想想也能理解。这边的地理条件实在太差了,施工的难度大不说,还特别危险。
一条在平原地带三年能建好的路,搁这边穿山越岭的,没个七八年十来年都别想建成。
到后期,工程设备的技术突破后,很多方案才能得以实施。而在现今阶段,光是打通那几座大山就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边的环境很不错,空气尤其的好。
就是城市建设有点滞后,特别是他们吃饭的沿河两岸十分的糟糕。
不是说建筑不好。其实这边临水的很多建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但是有历史感跟脏乱差并不等同。
他们沿着河走了一截,道路泥泞不堪就不说了,污水直接排放入河中。甚至他们在桥边还看到有人直接把厕所的水管通到水里的。这简直让人感觉到恶心。
“其实怎么说呢。”对这些比较了解的圆圆苦笑着解释了一下,“这些人祖辈都是这样的生活的,对他们来说,从小到大都是看着父母这样做,所以也并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但是因为人口增长的问题,这方面的生活污染的确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我听家里长辈说过,很多地方的**都在改革这个问题,就是成效不大。”
毕竟改造是要钱的,这个钱不可能全由国家拨款,地方还得自己出资。连工资都发不上的地方,谁愿意把钱花到处理这些“小事儿”上来。
“我听我哥说,他们单位今年有文件,说要加大整治力度。首先就是要修河堤,然后逐步改造沿河民居的排污系统。这个地方我也挺我哥说了,好像他们打算增加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应该是下决心要治理的。”
下游的桥能过汽车,但上游是架木桥,重修过,除开自行车和摩托车外,机动车一概不许通过。
“这桥最早是有廊桥的,但是后来发洪水还是怎么回事,桥出了问题,然后上面的风雨廊被拆了,下面的桥身加固过。”
“为什么不重修成风雨廊桥?”
“这不是想要跟国际接轨嘛。”圆圆插了一句,“我觉得他们也是魔障了。这个镇在历史上都挺有名的,为什么不打造成历史文化名城呢?非要弄什么国际化,现代化。你们看新城那边,修起了都没多少人愿意搬过去。”
他们开车过来的时候就发现了,新城在河对面,占地面积不小,修得也挺整齐的,但是路上鬼影都看不到几个。老城这边就不同了,虽然道路不好,地砖都是坏的,但是架不住人多车多,跟新城完全像是两个世界。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张齐祥拉着童浩当助手,又开始了他的拍摄。
“歆歆姐,我家在这边也有两个亲戚,你要不要找他们聊聊?要的话,我提前给他们打个电话约下时间。”
“当然好,那就辛苦你了。我们明后天都在这边,你看他们什么时候方便,我们过去找他们。”
圆圆比了个手势,拿着手机到旁边打电话去了。
唐艺这时候凑过来,小心翼翼的问陈怡歆,自己能不能跟着她学数据统计。
“当然可以,但是统计这门学科要求不低,如果你真的想要从事这行,我建议你去读个大学。”
唐艺是大专毕业,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跟着陈怡歆他们忙活了这么些时间,她似乎发掘到了工作的乐趣,但是限于她本身的短板,在数据分析处理上,她无从下手。
“行,我回头就准备一下。”
唐艺是个下了决心就会去实行的人,借着给陈怡歆打下手的机会,她问了不少相关专业的问题,还在陈怡歆的指导下,买了这方面的书回来自学。
和唐艺相比,圆圆一看书就头痛,她更喜欢跟人打交道,一张小嘴叭叭叭的,再难对付的人都没办法跟她黑脸。
第三百零八章 悲剧
圆圆抱着登山包和唐艺出了门,擦了擦脑门儿上的汗。
“唉,以前在家里还不觉得,出来才知道这世道真的好艰难。”
“行了,别抱怨了,走吧,张哥他们还在前面等我们呢。”
她们来的这家只有女主人和老婆婆在,张齐祥跟童浩不方便进去,就在屋前面的水池那儿等她们。
“今天的走访结果如何?还剩五户就能结束了。”
张齐祥热得不行,拿着棒球帽给自己扇风。他带来的大部分的笨重设备都在童浩身上背着,自己只带了相机和随身使用的小型采访摄像机。
“剩下这五户可不好做。”唐艺翻了下资料,觉得脑袋都大了。
“第一户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