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有第二次就有第三次。如果自己真的接受了曹操的封赏,那么以后想要离开,恐怕就真的不容易了。
宋辞这种油盐不进的态度,在表面上,曹操也不好多做什么表示。毕竟宋辞拒绝的理由。非常冠冕堂皇。她之所以救病治人是义之所在,是践行先贤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志向,并不是为了名利钱财。所以,曹操的封赏她不能接受。
在那个时代,最看重的就是这个。就比如朝廷征召某位名士去做官,他坚辞不去,而是归隐山中,以耕读自娱。这在当时的世人眼中,就是秉性高洁,不为外物所动的象征。只要这样做了,他的名声就会大大的传开,成为当时声名在外的隐士,为天下人所崇敬。
宋辞虽然是个女子,但她如此做也符合当时的士人的价值观。即便是曹操,在明面上也不能硬是强迫她收下这些东西。否则事情就会变味,曹操也会落得一个逼迫孤女的坏名声,为士人所轻,受人鄙薄。
曹操本就出身宦官之后,向来不为世家大族所看重。当年他初出茅庐,在洛阳为官的时候,他的出身就一直被人诟病。曹操一直都在努力淡化自己的出身,向士人集团靠近。
另一方面,曹操向来自命不凡,志向高远。宋辞不过是一个年纪尚轻、父母双亡的女子,再加上她对曹操一家有救命之恩。他堂堂兖州牧,也不好真对宋辞,做出什么有实质伤害的行为。
要知道人言可畏,若他做出了这种恩将仇报的行为。恐怕他的对手们都要笑掉大牙,争先恐后站在道德高地上,指着他的脊梁骨骂。就连他手下的人,也不免为此心中不齿。若是人心离散了,他还谈什么大事?
宋辞对曹操这种心理拿捏得非常到位。她曾经仔细研究过曹操这个人,发现他与演绎小说中的形象颇为不同。那句非常著名的“宁使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实际上是断章取义的言辞。为的让是把曹操奸雄的形象更深入人心。
实际上,曹操在很多方面都很矛盾,最明显的就是在称帝篡位这方面。很多人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其篡位之心人尽皆知。说他要篡位的人,总是抓着他那句“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来说事。说他自比周文王,想要自己的儿子做周武王篡位。
也有人因这句话,来说明曹操这辈子只想做个周文王。当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旧辅佐殷商,终其一生没有篡位。这就表明曹操仍然对所谓正统有畏惧之心,只想做齐桓公,不想取而代之。
不管如何,曹操做事讲究个师出有名、名正言顺,也非常讲究方法和分寸。在一切都查无实据之前,曹操也不可能对宋辞采取实际性的伤害行为。
不过,不能把宋辞怎么样,不代表什么都不做。硬的不行,可以来软的。既然宋辞不接受他的赏赐,那他就换个方式,打感情牌。
第70章 代笔
曹操把派人把蔡文姬接到了许县。蔡文姬和宋辞是旧相识, 感情颇深。曹操和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关系匪浅。蔡文姬到了兖州以后,曹操对她照顾有加。因此,曹操想让蔡文姬去探查宋辞的情况。
同时来到许县的还有荀彧。天子到了许县之后, 大力封赏朝廷众臣,许县也成为了大汉的临时都城, 改名许都。荀彧被封为尚书令, 负责内部各种事务, 自然也要跟着到许都来。
把天子迎到了许都之后,曹操还有许都事要做。他的大本营本来在鄄城, 鄄城离洛阳太远, 离徐州、青州、冀州等敌人太近, 又无险可守。曹操听取了董昭的建议,这才决定把天子迎奉到许都。
如今天子已来,天下不能有两个中心。曹操就面临着一个问题,是要将自己的政治中心搬到许都来,还是要继续在鄄城经营。
这是一个很敏感又很重大的问题。
鄄城是兖州的治所, 曹操在鄄城经营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刚刚站稳脚跟。他手下很多心腹,都在鄄城有很深的根基。若要冒冒然把中心迁到许都, 恐怕会引起鄄城诸人的反对。
与此同时, 跟着天子到许都的朝中大臣们不在少数。曹操手中的官员们与之相比,其分量远远不如那些。如今那些大臣们不惧千辛万苦, 跟着天子到了许都,一个个自然都是有功之臣。若要重用他们,曹操心中颇有疑虑。若要用自己的手下替代这些人,恐怕这些大臣们也会奋起反抗。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事情多到做都做不完的曹操, 自然没可能只把注意力,放在不知道是真是假的传国玉玺和宝藏下落身上。因此,他就把调查宋辞的事交付给了手下。
现如今,曹操还有很棘手的问题要去处理。他勉强在多路诸侯当中,把天子抢到了手,一时之间声势固然壮大了不少,但也埋下了无数问题。那些没把天子搞到手的诸侯们,对他心生怨恨,也不肯就此罢休。纷纷联合起来,出兵来攻打曹操,把天子抢回去。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当然不可能,还悠哉悠哉地留在许都,等着别人打到他面前。匆匆安顿好天子和大臣之后,曹操又匆忙带上手下,去抵抗来攻打他的敌人。